張中正 提問
時間:2022-02-23 瀏覽量:1947

南昌有哪些紅色教育景點?

全部回答(1)
由 毛不易 回答 時間:2022-02-23

南昌被譽為天下英雄城,從來不缺少紅色的基因。

 

1、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這幢外觀呈銀灰色,座南朝北,樓高四層的回字型建筑,原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風格,外觀以具有西洋風格的水泥浮雕裝飾門窗,樓內有一寬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顯示出中國傳統建筑的獨特格局。192781日凌晨2點,隨著一聲-響,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起義總指揮賀龍、前敵總指揮葉挺、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軍事參謀團參謀長劉伯承率領起義軍兩萬余人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派的第一-,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始和人民軍隊的誕生。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館址就設在當時的總指揮部舊址內。

 

2、八一廣場

八一廣場地處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原稱人民廣場。八一廣場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動的中心,每年在這個廣場上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政務和商務活動。聳立在廣場中心的紀念塔被譽為英雄城的城徽,197781日為紀念八一南昌起義五十周年在廣場南端破土興建八一起義紀念塔,197918日落成。原紀念塔占地1.7公頃,塔高45.5米,由臺基、臺座、塔身及塔頂組成;正面鐫刻著-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鎏金大字,塔身基座有27個臺階,意指一九二七年。原紀念塔一九七七年八一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落成。

 

3、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舊址

位于中山路256號,占地面積4480平方米。原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旅社大樓外觀呈銀灰色,坐南朝北,主體建筑共4層,原含96間房,平臺屋頂的中央有兩層小樓和一根旗桿。可憑欄鳥瞰南昌全城墻;這座雄偉壯觀的中西合璧建筑物是當時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筑。1927年,這里曾是八一起義的總指揮部,由-、賀龍、葉挺、--,成功地領導了著名的南昌八一起義,打響了武裝--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創了中國0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新篇章。南昌因此被稱為英雄城。

 

4、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南昌市新四軍軍部舊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軍閥張勛的公館,內有兩棟磚木結構樓房和一棟平房,屬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3816日新四軍軍部駐扎于此,完成了組建新四軍的艱巨任務。由八省紅軍游擊健兒組成的新四軍走出深山老林,路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為華中抗日的中流砥柱,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因其歷史價值重大面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在南昌中山路和勝利路交叉處的洗馬池,有一座灰色五層大樓,原為江西大旅社,是當時南昌城內的大去處,共有96個客房,1927年下旬,賀龍領導的起義部隊到達南昌,包下這個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為書記的0前敵委員會。江西大旅行社成了南昌八一起義的總指揮部,1957年,在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上興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紀念館大門臨街而立,門楣上懸掛著陳毅元帥手書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金匾。

 

6、方志敏廣場

方志敏廣場位于東湖區下沙窩A29濱江地塊,面積約1萬平方米,投資860萬元,分為鐵骨忠魂紀念-區、紅色暢想革命足跡區和薪火傳承景觀展覽區三大功能區。建成后,將成為南昌市新的集紀念性、標志性、群眾性、休閑性為一體的紅色旅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黨風廉政教育基地

 

7、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館舊址

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館舊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廣場西側(八一大道中段),始建于196810月,抽調當時全省著名建筑設計專家集體設計,始用名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館,1971年稱江西省展覽館,1973年稱江西省革命歷史展覽館,1978年稱江西省革命博物館,1980年稱江西省展覽大樓,1984年稱江西省展覽館,1992年起更名為江西省展覽中心至今。舊址建筑座西朝東,平面呈字形,內部共六層(地面五層、半地下一層),有電梯可直達頂樓。總占地面積18722.3平方米,建筑總面積38000平方米。

 

8、二十軍指揮部舊址

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指揮部舊址位于子固路85號。八一南昌起義時,賀龍等冒著-林彈雨在小樓的臺階上指揮戰斗。院內有兩幢樓房,一幢是二十軍軍部辦公室,另一幢是賀龍的辦公室兼臥室,還有劉伯承、惲代英等的住房。臨街的門樓上,至今彈痕猶在。賀龍指揮部舊址系南昌八一起義舊址群之一,坐落在南昌市子固路85號,院內有兩幢樓房,一幢是二十軍軍部辦公室,另一幢是賀龍的辦公室兼臥室,以及劉伯承、惲代英等的住房。賀龍指揮部舊址原為中華圣公會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7月下旬,賀龍率領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進駐南昌,參加南昌起義,軍指揮部設在宏道堂,部分起義領導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樓寓所,并在此舉行過多次策劃起義行動的重要會議,192781日凌晨,賀龍、劉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揮了武裝起義。

 

9、葉挺指揮部舊址

葉挺指揮部舊址位于南昌市蘇圃路1號南昌二中校園內,建筑保存完好,舊址占地面積402.25平方米。葉挺指揮部舊址是一座平面布局對稱的工字形樓房,兩層磚混結構,座北朝南,外墻為青磚綿砌的清水墻,屋面為木人字梁結構,上鋪傳統小瓦。葉挺指揮部舊址建于1925年,為心遠學校教學樓。19277月下旬,葉挺率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從九江來到南昌,將師部設在這里。

 

10、賀龍指揮部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賀龍指揮部舊址位于南昌市子固路165,建筑保存完好,占地面積1608.75平方米。賀龍指揮部舊址原是中華圣公會所在地,建于1925年,主體座東朝西,臨街的前樓是一幢傳統中式風格的三層樓房;與樓房連接的為禮堂和廂房,均為兩層;后院有一幢西式風格的兩層小洋樓。建筑面積1849.65平方米。

 

11、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

建于1953年。堂的前廳有毛澤東手跡:共產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難烈士萬歲!。正廳祭壇上立有紀念碑,由朱德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心有一座紅軍戰士塑像。堂的前廳有毛澤東手跡:共產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難烈士萬歲!。正廳祭壇上立有紀念碑,由-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陳列柜中,珍藏25萬余革命烈士名冊。兩邊廳陳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0個戰斗史跡。二、三樓陳列300多位烈士生平斗爭事跡、遺著和遺物等。

 

12、十一軍指揮部舊址

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指揮部舊址坐落在南昌市百花洲東湖旁的第二中學(原名心遠中學)內。為兩層磚木結構的字西式樓房,樓上是軍部辦公室、會議室,樓下是警衛部隊住房。1927727日下午2時,葉挺在這里召開了營以上軍官會議,傳達了武裝起義決定,部署了戰斗任務。現已按原貌恢復了當年軍部的陳設。該舊址始建于1925年。為熊育钖開辦心遠中學時建的校舍之一。為兩層磚木結構的字西式樓房,坐北朝南,東側有一棵粗壯的老樟樹,枝葉繁茂。樓上是軍部辦公室、會議室,樓下是警衛部隊住房。1927727日下午2時,葉挺在這里召開了營以上軍官會議,傳達了中國共產黨關于武裝起義的決定,部署了戰斗任務。現已按原貌恢復了當年軍部的設施。

 

13、蓮塘革命烈士紀念塔

蓮塘革命烈士紀念塔坐落在南昌縣蓮塘鎮五一路南端的蓮塘公園內,是整個公園的中軸線和制高點。塔基為花崗巖,占地200平方米,四角各有兩個花壇,內植蒼松翠柏,莊嚴肅穆。蓮塘公園總占地57畝,在紀念塔四周遍植雪松和黑松。19554月,南昌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在1949年解放南昌戰斗和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中光榮犧牲的孫鳳翱等56名烈士而建立此革命烈士紀念塔。革命烈士紀念塔下安放著孫鳳翱等從謝埠和尤口遷來的烈士遺骨。19846月,南昌縣人民政府撥款28萬元重修紀念碑。

 

14、南昌朱德舊居

朱德舊居位于東湖區公園街道民德路社區花園角2號,坐標為北緯28°4107.6,東經115°5340.4,海拔32米。西面有南湖和北湖,西南面有東湖,西北有贛江,西南面有撫河。西有蘇圃路,東有八一大道,北有疊山路,南有民德路。東面有南大二附屬醫院、西面有佑民寺、基督教志道堂,西北面有東湖幼兒園,西南面有八一公園。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建筑保存完好,占地面積468.76平方米。為磚木結構的江南傳統民居,座西朝東,兩進兩層,穿斗式木梁架,硬山頂,小青瓦屋面,四周為清水青磚圍護墻。舊居分左右兩部分,中間以磚墻分隔,前天井之間有小門相通。建筑面積776.7平方米。

 

15、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

軍官教育團舊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376,建筑保存完好,占地面積2674.24平方米。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是清朝末年原陸軍小學堂所在地,現舊址僅為原小學堂一角,是一個座北朝南的庭院院內全是磚木結構的一層平房,房屋平面大致呈字布局。各排、列房屋均有相連雨廊,房屋也有前后走廊。

 

16、八一起義舊址群

八一起義舊址群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包括中國共產黨的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舊居5 個點。八一起義舊址與新四軍軍部舊址、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八一起義紀念塔等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昌紅色旅游一條線。

 

17、方志敏烈士墓

方志敏烈士墓位于西郊梅嶺山麓,建于19598月,占地十余畝。墓前有臺階12層,170余級,兩邊青松翠柏環抱,莊嚴肅穆,墓碑正中鐫刻毛澤東手書方志敏烈士墓。方志敏烈士墓陵園背依青山,面向東方,園內設有休息室,陳列著與方志敏烈士生平事跡有關的珍貴文物。2018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8、南昌烈士紀念堂

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心有一座紅軍戰士塑像。陳列柜中,珍藏25萬余革命烈士名冊;兩邊廳陳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0個戰斗史跡;二樓和三樓陳列300多位烈士生平斗爭事跡、遺著和遺物等。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堂的前廳有毛澤東手跡:死難烈士萬歲!正廳祭壇上立有紀念碑,由-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方志敏愛國事跡陳列館

方志敏愛國事跡陳列館毗鄰方志敏廣場,面積500平方米左右,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圍繞立志報國求索系國革命救國以身殉國永恒紀念等內容布展,其中復制件“1935611日方志敏被捕后寫給黨中央的信為全國首次對外展出。陳列館開設了放映廳,用多媒體播映方志敏烈士的名篇、名詩、名句、名言以及方志敏烈士遺骨發現、挖掘、保護、保存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