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e 提問
時間:2022-02-24 瀏覽量:1765

威海市有哪些適合干部教育培訓的紅色教育旅游景點?

全部回答(1)
由 玉鳳 回答 時間:2022-02-24

威海毛澤東像章珍藏館

毛澤東是舉世公認的偉人,古今中外,用制作與佩戴像章的方式來表達對偉人的敬佩之情不乏先 例,但毛澤東像章的數量之多品種之巨,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章。本館收藏毛澤東像章數量達150多萬枚,近十萬個品種。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是當今無愧的世界之最,堪稱中華一絕。像章中都有毛澤東主席的頭像,除了頭像之外還有配圖及文字,就在這些配圖和文字當中,蘊含了一部中國的黨史、軍史、社會發展史及英雄人物史。

 

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

中共青島地方支部舊址紀念館座落于青島市四方區海岸路18號。該房屋建造于1904年,磚木結構,外墻為紅色清水磚墻,蘑菇石墻基,屬德式風格的建筑。舊址紀念館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870平方米。海岸路18號原系青島四方機廠工人宿舍。

榮成革命烈士陵園

榮成烈士陵園,座落在榮成市區北部海拔120米的青山上,毗鄰青山公園,占地面積300余畝。主要建筑于1968年動工,1970年落成。1979年整平廣場,1983年造起圍墻,1984年筑成花崗巖石甬路,1990年在原址重建革命烈士紀念堂。1990年,榮成革命烈士陵園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

 

馬石山烈士陵園

馬石山烈士陵園位于乳山市西北馬石山上,距離乳山市區45公里。抗日戰爭時期,聞名全國的馬石山突圍戰在這里打響,我英勇的八路軍指戰員面對日本侵略軍的“拉網合圍”,在數千群眾身陷絕境的危急關頭,舍生忘死,反復沖殺,掩護了大批群眾突出重圍,自己卻血灑馬石山上,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馬石山十勇士、馬石山十八勇士、膠區軍區十六團、十七團七連、東海軍分區獨立團二連一排等眾多英雄群體在這里誕生,從此彪炳史冊,永勵后人。

 

天福山起義紀念館

天福山起義紀念館坐落于起義遺址五間茅屋西側160米處。四周蒼松翠柏,古木參天,一派莊嚴肅穆。紀念館堂式建筑,長49米,寬235米,紅瓦白墻,掩映在濃綠之中。紀念館建于1973年。館內珍藏著天福山起義的珍貴文物,革命烈士事跡、圖片、遺物等。紀念館已成為青少年緬懷革命先烈、重溫滄桑歲月、接受優良傳統和老干部、老黨員寄托哀思、振奮精神、激勵斗志的思想教育課堂。

 

文登烈士陵園

文登烈士陵園位于威海市文登區。文登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35年發生了著名的天福山起義,打響膠東武裝抗日第一槍,創建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文登共有烈士7778名,其中著名烈士400多名,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張連珠、理琪位列其中,理琪烈士入選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錄。為紀念犧牲烈士,陵園于1952年始建,占地面積7.7萬平方米,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堂、烈士墓區等,安葬烈士14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