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屬近現代重要史跡,遺存年代為1936~1945年。侵華日軍第七三一舊址現有重點保護遺存27處,現有面積24.8萬平方米,是世界歷史上規模較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制造基地,是發動細菌戰爭的策源地,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掠奪資源、踐踏主權的重要罪證。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地理位置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位于哈爾濱市南郊(新疆大街47號),距市區中心25公里。東與阿城區交界,南與雙城區為鄰,西與南崗區、紅旗鄉接壤,北連香坊區朝陽鎮、黎明街道。
煙囪及建筑遺跡
遺存類型:地下殘構
遺存規模:占地面積969平方米
遺存材質:鋼筋混凝土
形制:煙囪及建筑遺跡——三座鋼筋混凝土煙囪(中間一座僅剩半截)和與其相連的一榀鋼筋混凝土框架(含填充墻),以及混凝土框架西側的建筑基礎遺跡。殘存的立墻呈南北向,長38米,厚0.8米,高15.6米。三根煙囪自南向北排列,與殘墻體相依附,間距6.7米,每根半徑都是1.6米。其中兩根煙囪完好,高21.6米;只能煙囪頂部殘損,殘高與立墻相同。
用途:鍋爐房是為七三一部隊供電、供熱的設施,煙囪及建筑遺跡為該設施被破壞后的主體殘存。
保存概況:1918年對此遺址進行了清理,動遷民房3座,劃定保護范圍3282平方米,并在四周砌磚墻加以保護;2000年對其進行了單體保護。目前該建筑處于閑置保護中,是七三一舊址的標志性建構筑物之一。
混凝土基座I、混凝土基座II
遺存類型:地面殘跡
遺存規模:混凝土基座Ι、Ⅱ占地面積均為16平方米
遺存材質:鋼筋混凝土
形制:煙囪及建筑遺跡東20米有南北向排列的混凝土基座兩處,南側混凝土基座Ι底座長6.1米,高約3.2米,寬約2.6米,底座一端寬0.67米;北側混凝土基座Ⅱ長約6.1米,高約2米,寬約2.6米,墻厚0.6米,基座上有一個洞口,洞寬0.6米。
用途:不明建筑殘跡。
保存概況:保存完好,目前處于閑置保護中。
海魚池舊址
遺存類型:地下構筑物
遺存材質:混凝土
形制:海魚池舊址位于煙囪及建筑遺跡東北方向約60米處,魚池由兩個長方形水泥槽構成,并設有換水閘門,排水孔。長約34.1米,寬約31.3米,深1.7米。
用途:海魚池是七三一部隊飼養食用海魚的水池。
保存概況:現被埋于地下,部分水泥池壁有風化現象。
南門衛兵所舊址
遺存類型:地面建筑
遺存規模:占地面積71平方米,建筑面積71平方米。
結構類型:磚混結構
形制:南門衛兵所舊址位于本部舊址南100米處,始建于1939年。為磚混結構的平頂單層建筑,帶有兩根方形煙囪。平面呈不規則的八邊形,東西長9米,南北寬8米,房屋部分高3.7米,加上煙囪總高7.1米,是原七三一部隊本部五個衛兵所中僅存的一個。當年以本部、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為中心在其外圍建一圈長5公里、高2.5米、寬1米的土墻,墻上架設高壓電網,墻外挖有一圈寬、深各3米的護城壕。沿土墻建有5個衛兵所。如今土墻、電網、防護溝已不存,僅剩南門衛兵所。
用途:南門衛兵所示通往七三一部隊細菌實驗基地的重要關口。
保存概況:該建筑目前保存完好,作為陳列館的門衛室和發票室使用。
結核菌實驗室舊址
遺存類型:地面及地下建筑
遺存規模:占地面積50平方米,建筑面積113平方米。
結構類型:鋼筋混凝土結構
形制:結核菌實驗室舊址位于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遺址西南,是一座地上二層帶有地下室的直角形鋼混建筑。分為主樓和樓道兩部分。樓道入口向北,平面為長方形,長6.5米,寬1.7米,地上高2.9米;地下部分深2.6米,共17級臺階。主樓部分平面為方形,東西5.4米,南北5.6米,地面部分高5.6米,地下深2.6米。
用途:結核菌實驗室為七三一部隊“二木班”研究實驗結核菌的地方。
保存概況:1983年對該遺址建筑進行維修,并安裝了鐵瓦蓋和門窗,砌筑了保護磚墻。在東、北面各設一處鐵門,在正面門前鋪設地磚40平方米。2001年,對該遺址進行了單體保護。目前僅存四壁和屋頂部分,主樓內部的兩層地板均已塌毀,整體處于閑置并保護中。
病毒實驗室
遺存類型:地面遺跡
遺存規模:占地面積4228平方米
遺村材質:磚、混凝土
形制:病毒實驗室遺址位于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遺址北側,原由一棟長170米、寬14米的建筑和二棟各長66米,寬14米的建筑,有地下通道與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連通。七三一部隊撤退前將其炸毀,但現地下基址仍存。
用途:病毒實驗室是七三一部隊“笠原班”專門從事病毒研究的場所。
保存概況:目前遺址被三座七層居民樓疊壓,尚未進行發掘,保存狀況不明。
凍傷實驗室舊址
遺存類型:地面殘構
遺存規模:占地面積280平方米,建筑面積437平方米
遺村材質:磚、混凝土
形制:凍傷實驗室舊址位于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北部,鐵路專用線舊址西側,建于1940年。該建筑主體由東西兩大部分組成:東側冷凍室為平面呈長方形的雙層建筑,磚混結構,平頂,長20米,寬7.8米,高7.2米,在房屋高墻上端和頂部設有若干通氣孔,內壁有固定隔熱層的鐵鉤,在室內東北角有固定冷凍設備的水泥基座。該部分是凍傷實驗室舊址的主要部分;冷凍室西側為平面呈曲尺形的建筑,分隔為三室,長20米,寬7.7米,高3.8米,是和冷凍室配套使用的實驗室。
用途:凍傷實驗室是七三一部隊“吉村班”用來對人體進行冷凍實驗和生產干燥式細菌的場所。
保存概況:七三一部隊撤退前將其炸毀,建筑損毀嚴重,西部房頂已經塌毀,東部二層地板也已經塌毀不存。此處遺址已設高墻、鐵門,與小動物地下飼養室舊址、黃鼠飼養室舊址進行了群體保護。目前處于閑置保護中。
動物繁育室舊址
遺存規模:占地面積5557平方米,建筑面積6714平方米。
動物繁育室舊址位于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遺址東北500米,鐵路專用線舊址東部,七三一部隊培養帶菌昆蟲的地方。由于該繁育室的班長名叫田中英雄,故稱“田中班”。原有四棟房舍,周圍設有一人高的磚墻,七三一部隊撤退前將其燒毀,目前保存南北排列的建筑三棟。
交通
游客可從哈爾濱火車站乘343路公交車,或在動力區乘338路公交車到新疆街下車。

【溫馨提示】網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gzldyjy@yeah.net刪除。
基地統計
- 基地總數:548個
- 當前瀏覽:1311次
- 總瀏覽數:818270次
- 發布時間:2020-05-12 13:46
- 信息來源:干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