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1300 時間:2021-11-02 16:50 來源:北京大學
2021年10月29日下午,出版社黨委書記王明舟為全社黨員作了題為“賡續紅色血脈,堅守出版人的責任”的專題黨課。
王明舟闡釋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應取得的成效,總結了社黨委和各黨支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的情況。他指出,重溫入黨誓詞,以“我志愿”作出莊嚴承諾,是要為之奮斗終身的信仰之志,是永不叛黨的忠誠之志,是積極工作的奮斗之志。
王明舟結合各歷史時期黨領導下的出版工作談認識體會。他提出,出版的含意就是發表,是指將作品以某種或幾種形式公之于眾的行為,向公眾發行是目的。出版的歷史也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出版業的發展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和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歷史來看,出版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李大釗等為代表的共產主義思想家,通過創辦刊物、撰寫文章,鼓動群眾進行斗爭。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壯大與出版傳播馬克思主義如影隨形、與時俱進。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出版、傳播、學習馬克思主義,不斷學思踐悟,并不斷結合中國實際創新,最終尋找到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取得革命勝利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使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在中國大地不斷開花結果。
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出版工作。黨的一大即決定由李達負責宣傳工作,同時在上海、廣州、武漢等地相繼成立人民出版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下的出版機構不斷發展壯大,經營規模快速增長。1949年2月成立中共中央宣傳部出版委員會。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剛剛成立,即組建出版總署。1983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目前,關于出版工作的文件匯編至少有厚厚的十幾冊。黨領導下的出版事業,發揮了凝聚力量、團結人心、振奮士氣、引導輿論等巨大作用。可以說,黨的出版史是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奮斗史,國內革命戰爭和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出版的大量書刊積極宣傳黨的主張,團結各階層人士,成為鼓舞群眾、打擊敵人的強大力量,為最終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后,黨又通過出版書刊,教育人民、引導人民、激勵和鼓舞人民,凝聚建設社會主義的磅礴力量,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放開以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發揮出版宣傳作用,不斷解放出版生產力,釋放出版活力,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繁榮興盛,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在第十一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上,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同志作《堅持守正創新,以數字出版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主旨發言,他強調,要堅持守正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果,助力文化強國建設;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堅決防止資本優先邏輯侵蝕社會效益優先原則;要堅持內容為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構建品類豐富的數字出版精品體系,不斷增強數字出版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要構建適應數字出版高質量發展的新生態。
王明舟強調,我們必須時刻注意加強自身修養,正確處理好是與非、公與私、得與失的關系,心懷國之大者,在小我與大我、個人與組織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要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修品德,做到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真正把入黨誓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把組織滿意、社會認可、讀者滿意、群眾認可作為我們工作的最低準則,提高業務能力,增強自身實力,成為工作標兵,把本職工作做精做熟做優。自覺用正確的方向引導出版工作實踐,堅持國家所需,人民所盼,未來所向,真正做到頭腦清醒、政治堅定,自覺為黨和人民、為北京大學守住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加快打造具有鮮明北大特色和特點的出版重鎮。黨員領導公務人員要用工作磨礪斗志,修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精神,堅持唯實唯先,善做善成,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知重負重,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在成績面前戒驕戒躁,居安思危,艱苦奮斗,續寫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