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1225 時間:2021-11-03 16:34 來源:清華大學
清華新聞網10月28日電(通訊員 程雪兒)10月24日下午,2021年清華大學“百年接力,強國有我”主題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會在主樓后廳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過勇出席報告會并作總結講話。校黨委學生部部長白本鋒、校團委書記張婷、化工系黨委書記王玉軍,部分院系黨委副書記,校內嘉賓與200余名師生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參加。
過勇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全年學生社會實踐的整體質量,并對獲得表彰的支隊、個人和指導教師表示祝賀。過勇指出,重視實踐育人是清華大學一直以來堅持的傳統,學校在110年辦學歷程中,形成了“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育人特色。今年學生社會實踐緊密圍繞與思想教育、專業學習、集體建設、志愿公益、就業選擇相結合的“五個結合”特點,在由價值引領平臺、育人指導平臺、服務保障平臺、資源支持平臺組成的社會實踐支持體系作用下,師生深入思考時代課題,推動社會實踐育人成效不斷深入。過勇強調,社會實踐要不斷創新思路,希望廣大師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入了解國情,主動拓展國際視野,激發清華人的使命與擔當。
本次報告會以“百年接力,強國有我”為主題,以“學黨史:學習偉大精神,重走初心之路”“辦實事:扎根基層服務,砥礪時代擔當”“開新局:把握時代脈搏,服務國家發展”為主要篇章,邀請14支支隊展示了今年學生社會實踐的代表性成果。會上,校團委副書記程正雨介紹了2021年學生社會實踐整體情況。
“學黨史:學習偉大精神,重走初心之路”篇章聚焦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重要歷史契機,由來自“重走百年大黨初心之路”實踐團的八支支隊按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脈絡,展示了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紅色社會實踐的收獲與感悟。未央書院“泛舟湖上循前路”未央水木紅色實踐支隊,人文學院、電機系“百年接力,‘長’守初心”赴長沙黨史紅色實踐支隊,探微書院“百年接力”赴贛習黨史溯初心紅色實踐支隊分別前往上海、嘉興、長沙、井岡山等地,重溫百年前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紅色歲月,感悟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的偉大成就;工業工程系“星耀關東”紅色社會實踐支隊在鴨綠江斷橋上回望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全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感人事跡;環境學院“開放之廈”改革開放實踐支隊前往廈門,從發展中得見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程;社科學院“華夏印象”疫情中的國際形象調研支隊由多國留學生組成,通過對武漢市民的訪談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形象向世界傳播;精儀系“慕理而來”俄亞大村少數民族扶貧調研支隊深入木里藏族自治縣,探尋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原因所在;黨委武裝部“青春界碑,國土邊防”暑期社會實踐支隊前往祖國邊疆,循著戍邊戰士的英雄足跡,堅定以青年之擔當保衛祖國壯麗山河的信念。
“辦實事:扎根基層服務,砥礪時代擔當”篇章將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為民服務深度結合,深入基層一線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辦好事、辦實事的代表支隊進行了分享。鄉村振興工作站赴福建福鼎支隊以“三農”為核心,以建筑設計、社會調研、產業文創為抓手,探索 “長期長效、扎根共生”的實踐模式;生命學院“白衣鄉路”基層醫療公益實踐品牌項目支隊聚焦基層醫療,從基層人民的認知習慣及需求出發,將醫療知識融入居民日常生活;黨委研工部研究生骨干研修班河南新鄉支隊面對暴雨災情,主動參與到抗汛一線疏散群眾、搶險筑堤的緊張工作中,在汛情中做一個堅實的清華“沙袋”。
“開新局:把握時代脈搏,服務國家發展”篇章面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以“中國新力量”為主題的支隊開展專業認知,感受科技力量,把握時代脈搏的躍動。公管學院“奮斗百年路,治‘慧’新征程”調研支隊以高效能社會治理為調研主題,近距離側寫了國家基層治理的變革;電子系“尋芯”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調研支隊結合“十四五”規劃,調研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積極探索解決方案;機械系“清華制造中國行暨機械力量”品牌項目支隊聚焦我國高端軸承突圍的“卡脖子”難題,幫助同學了解行業需求,堅定“制造報國”的決心。
報告會上為2021年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最佳實踐支隊、金獎支隊、金獎個人和優秀指導教師頒發了獎項,同時為“奮進新時代”學生社會實踐宣講團成員頒發了聘書。經管學院副教授高峰作為學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代表,分享了與“異言壹心”少數民族雙語教育調研支隊同學在實踐途中的所思所感。
近年來,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按照“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要求,緊密圍繞“五個結合”,不斷完善培訓支持、成果轉化、安全保障工作,構建了新時代“社會大課堂”實踐育人體系。在行前培訓方面,基于“1+X+1”能力點培訓體系,全年共開展了64場動員會、講座、線上答題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由校團委組織的各類培訓會覆蓋學生超過6000人次;在安全保障方面,成立學生社會實踐安全管理與疫情防控聯絡組,設立7×24小時安全聯絡專線,發布學生社會實踐安全日報、周報,完善學生社會實踐安全保障體系。嚴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底線,受暑期疫情影響,于7月29日發布通知暫停全部線下實踐支隊,為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滯留支隊提供幫助,同時對于支隊因行程變更產生的交通、住宿退改簽費提供支持。
2021年,全校共有1278支隊、17030人次學生開展了社會實踐,350余名教師參與帶隊指導,足跡覆蓋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部分支隊通過“云實踐”等方式,與馬來西亞、日本、加拿大、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的學生開展了中外學生聯合實踐。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歷史背景下,組建“重走百年大黨初心之路”實踐團,全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支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或臨時黨課小組。
行路于廣袤大地,思悟于實踐之中。為推動社會實踐成果轉化,校團委攜手各院系開展了一系列形式豐富、內容充實的總結評優活動,舉辦了30場院系實踐分會、7場實踐分論壇。下一階段,校團委將持續深化實踐育人工作,依托“奮進新時代”學生社會實踐宣講團走進班團開展宣講,進一步推進社會實踐成果轉化與價值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