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1242 時間:2021-11-03 16:53 來源:清華大學
清華新聞網10月28日電(學生記者 徐亦鳴)10月26日上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郭建寧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主題作在線主題報告。本場報告是校機關黨委主辦的“荷聲講壇”系列報告會的第三十二講,同時也是校機關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專題輔導報告會的第六場報告。校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歐陽沁主持報告會。
郭建寧作主題報告
郭建寧從“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三個概念的辨析切入,點明了本次報告的核心內容,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提出并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這一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使得這一指導思想具有了中國特點、中國作風、中國氣派。
隨后,郭建寧從歷史的視角回顧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的兩次飛躍。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概念,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逐漸豐富、壯大,推動、塑造了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偉大歷史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郭建寧從恢復高考、實踐標準大討論、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講起,回顧了改革開放的序曲與壯麗篇章。“旗幟決定方向,道路關乎命運。”郭建寧回顧黨的歷次代表大會中的理論創新,并分別重點闡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的核心內涵。
在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歷史之后,報告將目光轉回當下,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郭建寧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緊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聚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凸顯以人民為中心”三大特點。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把握時代發展大勢,立足時代前沿、關注時代課題、應對時代挑戰,實現了新思想與新時代、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和辯證統一。
來自校機關黨委各黨支部的400余位黨員同志和教職員工在荷塘雨課堂線上聆聽學習了本次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