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名家陣容
專業標準、行業標桿、權威推薦
-
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全國”五院四系”之一
胡榮 教授榮獲中國法學會“第十一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優秀獎”(2016);榮獲重慶市“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研究二等獎”(2013);榮獲“2011年度曾憲梓助殘研究基金助殘研究二等獎”(2010,2011);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2011)。
陸偉明 教授法學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行政法教研室主任、行政執法研究所所長。社會兼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重慶市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學術機構研究員;重慶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詢委員、重慶、四川、貴州、廣西、河南等地人大、政府、法院、律師事務所咨詢專家、法律顧問;執業律師。
溫澤彬 教授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社會兼職:中國法學會憲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案例研究會理事,法治江西智庫專家,西南政法大學公民權利與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擔任多個政府部門、國企及銀行金融機構咨詢專家、法律顧問,在長期法學研究及司法實踐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律師執業經驗。
-
廈門大學
中國全國”五院四系”之一
-
復旦大學
中國全國”五院四系”之一
-
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全國”五院四系”之一

胡文金,男,1965年10月出生,四川威遠人,碩士,教授,自動化專業負責人,碩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訪問學者。中國自動化學會、重慶電機工程學會、重慶人工智能學會會員。重慶市特色專業、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等自動化專業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通信評審專家,廣西自然自然科學基金信評審專家、重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重點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專項、重慶市社會事業與民生保障科技創新專項通信評審專家。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工程技術發展中心化工儀控專家組成員。


林順洪,工學碩士,教授。歷任重慶科技學院力學系主任、數理學院院長助理、重慶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研究院裝備研究室主任、院長助理。現任重慶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工程中心副主任、重慶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員。


朱光俊,女,1965年11月生,重慶云陽人。碩士研究生,教授,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986年7月畢業于重慶大學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同年在重慶鋼鐵專科學校冶金系任教,1993年3月北京科技大學熱能工程系工程熱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清華大學訪問學者,2008年日本東北大學進修學習。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冶金行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聯盟理事、中國能源學會理事,研究方向為冶金工藝節能與二次資源綜合利用。


郭曉樂,1981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碩導,油氣井工程研究所所長。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申專家、重慶市科技項目與獎勵評審專家、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理事、“復雜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技術”和“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重慶市科技創新團隊學術骨干、石油工程重慶市教學團隊骨干、重慶科技學院學術骨干、國內外多個學術期刊評審等。


1946年8月15日生于臺北,祖籍浙江,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與經濟研究所畢業。現任鳳凰衛視《金石財經》評論員和《石評大財經》主持人,《商業周刊》主筆,香港中文大學及亞太研究所研究員,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座教授,


1953年出生于遼寧沈陽,法學博士,大校軍銜。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德國史研究會會員、中國史學會史學分會會員。 代表作有《馬駿說孫子兵法》、《馬駿點將:拿破侖》。


男,1937年8月出生,湖北黃岡人,漢族,198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后分配到中科院北京物理所工作,1975年4月調中科院合肥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