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4 瀏覽量:2151

干部教育培訓與選拔任用有機結合的途徑有哪些?

全部回答(1)
由 王老師 回答 時間:2022-02-24

推進干部教育培訓與選拔任用相結合,是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內在要求。中央提出“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戰略任務。落實群眾在干部選任監督工作中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強化群眾監督,這是健全和完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措施。

一、從思想上進行溝通的途徑

首先,干部教育培訓與選拔任用有機結合,是現實的要求。盡管我黨早就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訓與選拔任用有機結合的問題,而且用法規來進行規范,但在現實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干部隊伍素質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其次,干部教育培訓與選拔任用有機結合,是時代的要求。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任何人都面臨著知識更新和能力提高問題。因此,選拔任用干部時,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將干部的教育培訓擺在重要位置。

二、從細節上進行結合的途徑

1.抓干部教育培訓環節,服務選拔任用

一是明確培訓目標,讓干部教育培訓為選拔任用服務、為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服務;二是優化培訓隊伍,應對人員結構、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進行優化。三是創新培訓手段,推行創新培訓教學方式;四是完善培訓設施,適應培訓要求。

2.抓干部選拔任用環節,促進教育培訓

建立選拔任用與干部教育培訓掛鉤的制度,通過提拔任用激勵受訓者積極參加培訓,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不斷升級,同時廢止選拔任用與關系掛鉤、與福利掛鉤、與單位掛鉤等做法。

3.抓培訓選拔銜接環節,增強有機結合

將干部教育培訓的宏觀管理職能與圍觀管理職能分開,在職報名主要負責“整體規劃、宏觀指導、協調服務、督促檢查、規范制度”等宏觀管理,黨校主要負責干部的學習、考試、考勤、鑒定等微觀管理。

三、從監督上相結合的途徑

1.增強監督意識,強化監督與被監督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提高監督主體進行監督的內在動力,必須強化監督意識,這是做好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過程監督的基礎和前提。明確監督責任,使監督主體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不斷增強監督主體履行職責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拓寬監督渠道,擴大選人用人的民主化、公開化。

把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專門監督和群眾監督,上級監督、同級監督和下級監督,制度監督和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搭建信息發布和反饋平臺,制定選人用人公信度指數測評辦法,圍繞群眾對干部選任工作的滿意度,科學運用測評結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監督貫穿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考察考核和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中。

3.創新監督形式,拓展監督視野和路徑。

互聯網具有信息傳播快、輻射面廣、多向流轉、交流便捷等特點,已經快速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正在成為政治領域重要的執政手段。通過互聯網監督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輿論優勢越來越明顯,有利于提高干部選拔過程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4.形成監督合力,科學分工齊抓共管。

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是政治機制和法律機制的有機體。健全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共同努力,通過溝通協調、積極配合、建立兩大部門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多種途徑和方法,整合資源,強化職能部門監督,形成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