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和先進生產者。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3年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項,被評為節約標兵,模范共青團員稱號,出席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升為班長,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應公殉職年僅22歲。他用自己的樸實的行動,永遠激勵著千千萬萬人民向他學習!

館舍介紹

  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始建于1964年8月15日,1965年8月15日正式開館。1962年8月15日,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撫順因公殉職。作為撫順市人大代表,他的遺體當時安葬在撫順市新撫區戈布烈士公墓。1963年11月,中共撫順市委決定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望花區,修建雷鋒紀念館,并將雷鋒遺體遷葬到此地。

館址規模

  雷鋒紀念館占地面積56700平方米。館內主要建筑有:雷鋒紀念碑,碑身鐫刻毛澤東手書"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墓,墓前黑巖基石上雕刻有漢白玉花環,墓后豎臥碑一方,正面鐫刻書法家舒同撰寫的"雷鋒同志之墓",碑后鐫刻有由著名作家周而復書寫的碑文。墓南廣場上塑有總高8米的雷鋒全身塑像。雷鋒事跡陳列館原建筑面積960平方米。1991年,中共撫順市委、市人民政府籌資850萬元擴建雷鋒事跡陳列館。1992年12月竣工,新館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

歷史沿革

  雷鋒紀念館經過歷次維修和擴建,現已成為布局完整、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1979年9月5日,遼寧省革命委員會公布雷鋒墓和雷鋒紀念碑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0月15日,國務院批準雷鋒紀念館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展覽設置

  撫順市雷鋒紀念館1965年開館時將北京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雷鋒事跡陳列展覽》的全部展品遷入該館,作為基本陳列。以后于1969年、1971年、1979年先后三次對陳列做了較大規模的補充和修改。雷鋒紀念館展廳內,陳列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紀念雷鋒的題詞。展室內共分五個部分,陳列400余件雷鋒同志的遺物和圖片資料。

  第一部分 為"苦難童年",介紹雷鋒在舊中國的苦難家史和童年生活。

  第二部分 為"上學讀書"介紹全國解放后,雷鋒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上學讀書,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第三部分 為"走上工作崗位",介紹雷鋒當農民、工人和解放軍戰士時,干一行愛一行,走又紅又專的道路。

  第四部分 為"參軍以后",突出介紹雷鋒在部隊期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

  第五部分 為"永生的戰士",介紹雷鋒犧牲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成為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楷模。

館藏作品

  雷鋒紀念館的藏品,主要是向雷鋒生前的同志、同鄉和有關單位征集的照片和相關資料,雷鋒生前用過的實物或復制品及雷鋒生前做報告的錄音帶。除陳列400余件外,還有180余件藏品資料。 紀念館曾出版《雷鋒紀念館簡介》、《雷鋒》、《雷鋒日記詩文新編》、《雷鋒畫冊》、《雷鋒文集》、《雷鋒年譜》、《憶雷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