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激動和憧憬的心情,11月5日,我和另外幾名同事來到了省法官學院報到,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培訓。作為新進人員,這短短7天的培訓對我們而言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學院為我們安排的課程可謂緊湊而又涵蓋面廣。既有寓意深遠的理論課程,又有實用性強的業務課程。來自省法院和基層院的13位老師,大多處在審判一線,他們把自己積累了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感悟毫無保留的教授給我們這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新同志,可以說,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感動,有所收獲。通過這次培訓,不僅充實了我的理論知識,更開闊了我的視野,通過培訓,在增長業務知識的同時,最大的收獲,就是深化了對成為一名合格法官在政治立場、職業操守、業務能力等方面要求的認識:
合格的法官應該政治素質過硬,職業操守感強。法官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責任重大,在這個紛繁喧囂的時代,對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是在壓力和誘惑面前,我們更應該保持明確的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仰,以大局為重,牢記“三個至上”的司法理念。認真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把這八個字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只有始終保持對黨的無限忠誠,始終保持對法律的無限忠誠,才能一心一意把法院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司法、執法為民。
合格的法官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過硬的業務能力。聽了諸位老師的課,讓我深切感受到,一位優秀的法官不僅需要深厚的法學功底,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的審判技巧,才能承擔起懲罰犯罪、調處糾紛、維護正義的重要職責。雖然我們這些新進的同志大多通過了司法考試,然而,審判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我們要抱著徒弟向師傅學手藝的心態,向老同志學習和請教,學習他們的工作經驗,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斷積累實務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同時要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腦勤,養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良好習慣。盡快讓自己成熟起來,更好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合格的法官要具備細致平和的心態。這次培訓給我最大的一個體會就是司法工作所要求的高水平的細致、耐心。法官的一紙裁判涉及的是當事人的財產甚至生命,司法工作對其從事者所要求的細致、耐心遠非一般工作可比。例如省院鄒主任所講授的關于刑事證據的審查判斷,為了確保案件的正確處理,必須在審查證據材料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審慎狀態,必要時要合理利用刑訴法賦予法官的庭外調查權,要確保達到排除其他一切合理懷疑的程度。再例如關于裁判文書的制作,一份精美的判決書不僅能最大程度的使當事人理解法院的裁判,而且能使案外人、社會公眾最大程度的信任司法。從標點符號、用詞用語、法律法規的引用等細節到證據及事實認定的順序,都應該嚴謹對待,力求盡善盡美。
合格的法官要注重司法禮儀。得體的言行舉止不僅能展現法官的個人魅力,更是樹立司法權威,維護法官良好風貌所必須做到的。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工作外,從細節到待人接物的各個方面,都要展現一名高素質法院工作人員的風采。
7天的培訓結束了,通過這一周的悉心學習,我從整體上進一步加深了對法院工作的認識,樹立了較為清晰的職業理想,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同時也清楚的感受到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必須牢記使命,增強修養,勤奮學習,勇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才能無愧于新時代賦予我們青年法律工作者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