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3146 時間:2022-02-18 16:00
廖永巖,男, 湖南保靖人,1965年7月出生,研究生學歷,北部灣大學水產養殖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廣西北部灣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海昌技術獎等榮譽稱號。
廖永巖主要研究方向為鱟及世界重要經濟蟹類生物生態學。主講細胞生物學、生物餌料培養等課程。自入職以來,在《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生態學報》、《動物學報》、《海洋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90篇,主要論文有Effect of ammonia and nitrite on vigour, survival rate, moulting rate of the blue swimming crab Portunus pelagicus zoea、Sallow-skin horseshoe crabs (late juvenile Tachypleus tridentatus) as osmoconformers等。出版專著1部:地球科學原理,海洋出版社;參編專著2部:蛙無公害養殖綜合技術(農業出版社,2003年出版)、養蟹關鍵技術(廣東科技出版社,2003年出版);副主編教材1部:蝦蟹類生物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年出版)。目前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主持省級課題1項,市廳級項目1項。
廖永巖畢業于廈門大學生物系,細胞生物學專業,碩士,主要從事海洋生物學與水產養殖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北部灣大學教授,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海昌技術獎獲得者、廣西北部灣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廣西重點學科海洋生物學的(省級)學科帶頭人,廣西(省級)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廣西(省級)優勢特色專業海洋科學專業的專業負責人,北部灣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北部灣大學學報編委,北部灣大學科研拔尖第一層次人才,北部灣大學教學名師,欽州市優秀教師,國家公派留學澳大利亞James Cook大學2年,海洋生物學、水產養殖和漁業資源專業碩士生導師。廖永巖主要從事鱟和西太平洋-印度洋重要經濟蟹類生物生態學研究;在中國食鱟中毒研究、中國海域鱟保護生物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遠海梭子蟹育苗和養殖研究、軟殼青蟹和軟殼遠海梭子蟹及軟殼三疣梭子蟹培育、重殼青蟹培育、低緯度反季節三疣梭子蟹育苗和養殖等方面居世界領先;在西太平洋-印度洋重要經濟蟹類(銹斑蟳、紅星梭子蟹、中華虎頭蟹等)養殖生物生態學研究方面,居世界先進。廖永巖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SCI論文2篇,核心刊物40余篇);以獨立發明人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6項,授權5項;出版專著4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海洋863子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央轉產轉業補助資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0多項;主持廣東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教學改革項目4項;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海昌技術獎、省優秀教師、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第一完成人)、指導本科生獲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榮譽或獎勵共20次。中國環保部的鱟等海洋珍稀瀕危動物保護領域環境評估專家;《生態學報》、《水產學報》、《生物多樣性》、《動物學雜志》、《四川動物》、《熱帶生物學報》等刊物鱟和重要經濟蟹類領域審稿專家;多次在“世界華人蝦蟹養殖研討會”、“中國甲殼動物學會年會”等國際、國內甲殼動物會議上作世界重要經濟蟹類和鱟領域大會主題報告,或擔任大會分會場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