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6442 時間:2020-01-09 15:16
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教授、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和MBA、EMBA導師,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股權投資發展中心專家庫成員,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獲得者。2014年入選昆明市第十二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教授簡介
70年代出生于甘肅省蘭州市。1992年本科畢業于昆明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專業;1999-2002年在蘭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隨后執教于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是該校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及MBA、EMBA導師。2006年9月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讀博,師從馬春光教授,于2010年6月按期畢業,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2008-2009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做訪問學者。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師從芮明杰教授,在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三年;在站期間,獲批第49批中國博士后科學研究基金[1]。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股權投資發展中心專家庫成員等。
所擔課程
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本科生的《統計學》、《管理倫理》、《戰略管理》等、云南大學MBA的《現代管理學》、云南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的《企業戰略管理》等。
學術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發展理論、戰略管理和產業經濟學。
王克嶺教授在《宏觀經濟研究》、《產業經濟研究》、《經濟管理》等學術期刊上刊發論文40余篇。
主要著作:
(1)《微觀視角的西部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于2010年9月通過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的評審并入選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庫”,并于2012年9月獲評“國家民委第二屆民族問題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2]);
(2)《產業與企業發展的戰略思考》,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主要論文:
(1)《全球價值鏈治理模式演進的影響因素研究》,《產業經濟研究》,2013年第4期;
(2)《產業鏈視角的云南制糖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10年第2期;
(3)《地方政府在產業集群發展中的作用——昆明斗南花卉產業集群個案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08年第3期;
(4)《檸檬產業鏈培育發展對策研究》,《創新與轉型——后危機時代的中國經濟》,袁志剛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全國博士后經濟論壇優秀論文集),2011年11月;
(5)《從“自給”到“共生”:文化產業鏈分工范式演化研究》,《思想戰線》,2013年第2期;
(6)《產業鏈視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區文化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思考》,《思想戰線》,2010年第5期;
(7)《旅游企業安全風險管理研究》,《思想戰線》,2011年第5期;
(8)《美國主題公園發展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以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為例》,《企業經濟》,2010年第2期。
(9)《我國民間工藝品產業演化路徑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12年第12期。
(10)《企業家創新行為與企業成長對策研究》,《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2008年以來的主持的主要縱向課題:
(1)“微觀視角的西部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8XJY013)[3];
(2)“后政府主導時代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業鏈提升發展對策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2YJA630126)[4];
(3)“文化演藝融入旅游產業的經濟效應分析及實證檢驗研究”,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16BJY141)[5];
此外,主編的《管理學》于2010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完成了《管理學精要——國際化視角》(海因茨·韋里克、馬春光、哈羅德·孔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3月)四個章節的翻譯工作。
王克嶺教授還承擔了多項橫向課題的研究任務,為國內外多家企業及政府部門開設經濟、管理講座,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并多次作為評審專家出席或主持多個項目的評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