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6160 時間:2020-01-09 15:21
教育經歷:1981年畢業于楚雄市第二中學。1985年畢業于云南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系獲學士學位。中國文化書院首屆中外比較文化研究班肄業(1988)。北京外國語學院函授部英語專業大專結業(1989)。云南大學民族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03)。中共中央黨校六部委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第45期結業(2012)。
工作經歷:1985年7月起,歷任云南民族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1997年12月調云南大學人類系任副教授。2002年調云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歷任西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國際政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2008年至2009年,受國家漢辦和云南大學委派出任伊朗德黑蘭大學孔子學院首任中方院長,應聘擔任伊朗比赫什迪大學中文系和穆斯塔法國際大學客座教授。現任云南大學國際系研究院西南亞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國別研究基地云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云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中東古地圖研究室主任。
學術經歷:1996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2年起擔任云南大學中東國際關系、世界史、世界民族方向碩士生導師。2004年至2005年,公派赴伊朗德黑蘭大學作中國伊朗關系史的訪問研究。2005年晉升教授。2012年入選美國美聯基金會訪問學者,先后赴美國康州費爾菲爾德大學、印度班加羅爾基督教大學訪問研究。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應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曾應邀赴泰國、越南、美國、伊朗、奧地利、日本、沙特、巴基斯坦、摩洛哥、突尼斯、埃及等國的多所著名高校出席國際會議和講座。2017年6月遴選為本校世界民族專業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伊斯蘭教、民族宗教與國際關系、絲綢之路史、中東古地圖、伊朗學、鄭和下西洋等。
重要科研成果:出版論著、譯著和編著《唐代中國與大食穆斯林》《云南伊斯蘭教史》《元明文獻中的忽魯謨斯》《伊朗學在歐洲和東亞》《伊斯蘭教什葉派》等28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譯)文100余篇。他與德黑蘭大學歷史系學者合作開展的《伊朗古地圖中的“中國海”》成果,于2016年6-7月授權新華社、中新社發布后,被全球五大洲17個國家的電視臺和報刊轉載,成為中國政府維護南海主權斗爭中來自第三方的重要地圖證據,在中國針對美國和菲律賓當局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外交斗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成果受到習近平總書記、中央外事領導小組、外交部、中宣部和云南省委等多位領導的重要批示。
科研獎勵: 榮獲美國弗里曼基金會2013年度研究員稱號。
團隊建設: 承擔著亞洲民族宗教問題、中東歷史地理研究兩個團隊建設任務。
師資培養: 培養畢業國內外碩士生70余人,其中有8人考取國內外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