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北京語言大學干部培訓網(wǎng)站!
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shù):5316 時間:2020-01-11 15:55
胡俊,北京語言大學教授,2003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2010年于美國塔夫茨大學英語系訪學。2007年獲得北京語言大學第二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14年獲得北京語言大學第十屆優(yōu)秀教學獎三等獎,2014年入選北京語言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干計劃。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小說、女性文學、美國少數(shù)族裔文學以及中西文學文化比較。出版專著兩部:《非裔美國人身份探尋之路:托妮?莫里森小說研究》(2007年,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和《后現(xiàn)代政治化寫作:當代美國少數(shù)族裔女作家研究》(201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fā)表主要論文有:《詹姆斯小說中的紐約書寫:從紀念碑性到現(xiàn)代性》(《外國文學評論》, 2014年第3期)、《〈死者年鑒〉中的后現(xiàn)代地方觀》(《外國文學評論》,2012年第1期)、《<一點慈悲>“家”的建構》(《外國文學評論》, 2010年第3期)、《托妮?莫里森小說中的姐妹情誼》(《當代外國文學》,2007年第3期)以及《女性和男性的牢籠:論伊迪絲? 華爾頓的<豪門春秋>》(《外國文學》,2007年第2期)等。主持項目包括國家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當代美國少數(shù)族裔女作家后現(xiàn)代家園書寫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后現(xiàn)代政治化寫作:當代美國少數(shù)族裔女作家研究”。參與教材編寫兩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英文系列講座:I》(2011,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英文系列講座:II》(2012,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