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三軍軍部舊址-在五尺鄉五尺村五下村隔岸降山頭山東麓,坐西朝東偏南。系五間兩進、左右廊、懸山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1930年5月,浙南紅軍游擊隊正式組建為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長胡公冕,政委金貫真,政治部主任陳文杰,軍部即設于此,并以附近山區為根據地。 紅十三軍直屬中央軍委領導,是當時編入正式序列的全國十四支紅軍之一,下轄三個團,共有6000人左右,經歷大小戰斗一百余次,曾攻克麗水、平陽、縉云縣城,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

基本介紹

  紅十三軍軍部舊址-在五尺鄉五尺村五下村隔岸降山頭山東麓,坐西朝東偏南。系五間兩進、左右廊、懸山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1930年5月,浙南紅軍游擊隊正式組建為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長胡公冕,政委金貫真,政治部主任陳文杰,軍部即設于此,并以附近山區為根據地。 紅十三軍直屬中央軍委領導,是當時編入正式序列的全國十四支紅軍之一,下轄三個團,共有6000人左右,經歷大小戰斗一百余次,曾攻克麗水、平陽、縉云縣城,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

  紅軍所到之處,宣傳十大政綱,開展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教育和發動人民群眾,有力地配合了全國的土地革命戰爭,并為后來紅軍挺進師的活動和浙南游擊根據地的建立以及黨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祠宇年久失修,破漏嚴重,1985年以來,國家撥款,地方集資,建造大橋一座,并將軍部舊址整修一新,右側山坪聳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紀念碑,左側新建紅十三軍戰史紀念館,現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9年列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公布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舊址主要由軍部舊址、紀念碑、紀念館三部分組成,并于2002年10月制作紅十三軍戰斗歷程光盤,2005年到五尺鄉紅十三軍舊址進行紅色旅游的人數達400多批次5萬多人。

  軍部舊址占地面積1467平方米,于1989年12月被浙江省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7月被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軍分區列為溫州市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基地,1995年11月被永嘉縣委、縣政府列為永嘉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12月被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列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被溫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紅蜻蜓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學校和企業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9月被團省委、省旅游局評為浙江省紅色之旅經典景區,并被授予“浙江省青少年紅色旅游精品路線”,省委已上報中央審批,積極爭取將紅十三軍舊址列入全國紅色旅游基地建設范疇。紀念碑占地面積1113平方米,于1988年落成,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親自為紀念碑題寫碑名。紀念館占地面積1526平方米,于2000年落成。館內陳列各種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