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根據地。半個多世紀以來,江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為革命犧牲的烈士達25.3萬余人,約占全國烈士總數的1/6。
為褒揚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1952年7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決定修建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南昌市中心八一大道中段東側,占地面積1.7萬余平方米,館內主體建筑于1954年4月19日落成,1957年10月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1978年、1997年、2005年先后進行過三次全面陳列裝修改造?,F館內收藏有2412名烈士檔案資料,4100余張烈士照片、1500余件革命文物。
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開放以來,共接待國內外觀眾千萬余人次,其中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2000多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董必武、謝覺哉、彭德懷、曾慶紅等先后來堂參觀,并題詞、題詩。1986年10月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12月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評為“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是民政部、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南昌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江西省民政系統“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單位”,江西省“省直文明單位”和省級“園林化單位”。
禮堂簡介
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2年。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心有一座紅軍戰士塑像。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融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和參與性為一體。堂內設有前廳、序廳和6個展廳,展線約700米。整個陳列按照革命歷史時期順序,分為6個部分、10個專題。前廳中的大型浮雕采用火焰燃燒造型,寓意著革命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寫意手法表現江西人民不屈不撓、英勇奮斗的精神。正中央以“約250000”數字造型突出江西省犧牲烈士人數。展廳陳列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展示手法,新增了多媒體、投影、幻影成像、場景復原、沙盤模型、電視、觸摸屏等高科技聲光電展示手段。
內部介紹
一.幾十米長的烈士浮雕 (前廳)
前廳,一組大型浮雕為銅質結構,約有幾十米長,六七米高,描繪的是一群革命先烈當初斗爭的場面。浮雕采用寫意的手法,整組浮雕像是一團燃燒的火焰,浮雕正中間刻有“250000”幾個銅色數字,代表著江西為了革命斗爭犧牲的二十五萬名烈士,占中國犧牲烈士的1/6。
二 .兩側浮雕重現南昌起義(序廳)
序廳,是七八米高的大型主雕(包括臺座),上面刻有工、農、兵、學、商等形象,后面是一個圓形設施,運用聲光電技術,象征一輪“紅日”,寓意中國革命由星星之火最后像紅日一樣蓬勃。
三 . 主雕裝屏幕介紹紀念堂
由幾臺背投組成的大型屏幕,播放整個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情況的介紹。
四.存放三十七本英烈名冊
在大型主雕的正對面,是存放有三十七本英烈名冊的長廊,二十五萬烈士的名單就在里面,上面詳細記錄了烈士的名字、籍貫和家庭住址。這三十七本英烈名單中國只有兩套,另外一套保存在軍事博物院。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是中國第一家擁有全部英烈名單的紀念堂。
五.還原方志敏在獄中的場景(正廳)
方志敏在獄中完成了10萬字的文章,按照方志敏在《我的自白》里所描述的房間大小和布置,等比例復制出監獄的大致樣子。
建筑歷史
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2007年重新裝修后的革命烈士紀念堂,大量運用高科技聲、光、電技術,場景再現了當年革命先 烈的生活、戰斗的情況,堂內陳列著近25萬名烈士的英勇事跡,是反映江西革命斗爭史的重要窗口。是融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和參與性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品,是青少年接受良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4年被中國國務院批準為“中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主要特點
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始建于1952年,2007年改造維修。
一.重點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跡
改造后的烈士紀念堂,分為6個部分,10個專題,收藏了2412名著名知名烈士檔案資料,4100余件照片資料,1400多件革命文物,重點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跡。其中包括方志敏、黃公略、毛澤潭、劉和珍、盧德銘、鄒韜奮等。
二.展示形式多樣 運用聲光電技術
在內容編排、設計制作上突出主題、表現手段具有獨創性、經典性和時代感,以大場面、大氣勢、大基調充分反映主題,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抓住重點,突出主題,展示江西烈士大省、蘇區大省的特點。
改造后的紀念堂改變過去單一的展示手法,積極探索形式活潑、觀眾易接受的陳列方法和形式,采取全封閉展廳,采用高水平的藝術精品,新增了多媒體、投影、幻影成像、場景復原、沙盤模型、電視、觸摸屏等聲光電展示手段,增強了感染力、互動性,提升了宣傳教育效果。
三.可查詢烈士資料 對外免費開放
改造之后的紀念堂,館內收藏了37本《江西革命烈士英名錄》。該書中國共兩套,其中一套送給了軍事博物館。館內設有20個查詢系統,觀眾可按姓氏查詢烈士的相關資料。紀念堂基本陳列實行免費不免票參觀,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六。為保證陳列安全和參觀環境,紀念堂日接待人數總量控制在3000人以內。
網絡祭奠
由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主辦的“紅土魂——江西英烈網”2006年開通。
該網站按照“全面展現紅土地英烈事跡,爭辦在國烈士人數最多的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平臺”的思路,以“紅土魂”為主題進行設計制作。網站設有英烈名錄、英烈事跡、縣市紀念館、聲像資料、本館介紹、新聞動態、館長信箱等多個欄目。網站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重點介紹了江西省400多名著名烈士的事跡,同時,提供了江西省25萬名烈士名錄查詢。在這個網站上,網民可以開展網上交流、進行網上祭奠英烈等活動。
交通路線
南昌市公共交通車1、2、7、10、11、15、16、202、208、602路均可到達。

【溫馨提示】網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gzldyjy@yeah.net刪除。
基地統計
- 基地總數:548個
- 當前瀏覽:1925次
- 總瀏覽數:818270次
- 發布時間:2021-01-05 11:58
- 信息來源:干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