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鎮位于夏縣的西部,距縣城17公里,北鄰聞喜,西、南和鹽湖區相連,東面和禹王鄉接壤。
水頭鎮地理為東經111°15′、北緯35°11′,地形呈“兩高一低”狀,高以丘陵為主,低為涑水沖積平原。氣候溫和。
水頭鎮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路、二級公路由南向北穿鎮而過,司馬溫公祠、堆云洞等旅游景點相繼開放,夏縣工業園區在此建立,交通便利。
水頭鎮國土面積89.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5777畝。全鎮28個行政村,其中中原村于1998年由祁家河鄉移民而來,45個自然村,172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水頭村。
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名單。
區域概況
山西省運城市夏縣水頭鎮位于運城市夏縣縣城西端,北接聞喜縣,南與鹽湖區相連,東與夏縣禹王鄉、胡張鄉接壤。地形兩邊高,中間低,涑水河由北向南縱貫而下。國土面積89.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5萬畝。全鎮28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8516人(2017年)。
人口數據
常住人口38516人(2017年) 。
地理資源
境內屬于涑水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水資源豐富,灌溉便利,是全省積溫最多,無霜期最長的地區。水頭鎮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大運高速路、二級路(大同—運城)、太三線(太原—三門峽)國道和南同蒲鐵路線縱貫其中,是夏縣的西大門,素稱“小上海”,為運城市中心小城鎮,發展潛力巨大。
水頭鎮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優良的革命傳統,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是山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司馬溫公祠及堆云洞寺廟、薛嵩墓坐落境內。
經濟狀況
該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政府“圍繞結構調整一條主線,堅持環境和科技兩個優先,突出特色農業、優勢工業、私營企業、第三產業四個重點,確保財政和農民兩個增收”的總體工作思路,完善了全鎮“421111”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把梅、杏、葡萄、蔬菜、油桃做為全鎮的主導產業。在經濟工作中狠抓落實,實現了財政收入、鄉鎮企業、設施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水利設施等八個方面的突破。鎮區內地、縣辦企業、鄉鎮企業集中連片,鄉鎮企業總數達68個。其中安瑞風機有限公司、盛源昌電機公司、永鑫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武昌鋼鐵有限公司投資均在500萬元以上,山西宇達工藝集團以城市超大青銅雕塑為龍頭產品,雄居全國青銅鑄造行業之首,其產品出口新加坡、東南亞、美國等國家。全鎮企業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電機、鑄造、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
水頭鎮經濟工作的大突破,使之成為夏縣的一大商品基地,成為山西運城的經濟重鎮,成為“十五”期間運城市第一批重點培育發展的中心小城鎮之一。2003年縣委、縣政府在該鎮規劃了涑南、涑北、涑東三大工業園區,面積1.2萬畝,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是一個共同合作開辦企業的理想場所。

【溫馨提示】網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gzldyjy@yeah.net刪除。
基地統計
- 基地總數:548個
- 當前瀏覽:1490次
- 總瀏覽數:818270次
- 發布時間:2021-01-14 17:23
- 信息來源:干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