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10737 時間:2020-01-09 15:23
中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萬人計劃”入選者,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文化名家”暨中組部、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我國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的首倡者,中國村落文化理論研究體系的創建者。30余年來,胡彬彬對我國長江黃河流域4700多個傳統村落進行過實地考察,撰寫了《中國村落文化概論》等二十余部相關研究著作,以及發表于《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科學社會主義》、《光明日報》等刊物的大量研究論文,獲得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二十余項。2012年元月,在《光明日報》理論版刊發的《我國傳統村落及其文化遺存現狀與保護思考》,為我國第一篇有關中國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研究的理論文章。該文及建議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同年4月,國務院四部局下文正式將中國傳統村落文化及其理論研究納入國家文化保護戰略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2013年4月,在“光明講壇”作《小村落?大文化》演講,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并列為封面標題。2014年,在中南大學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培養保護和研究中國村落文化專門人才的博士和碩士點。2014年,在《光明日報》連續發表《村落文化重建,鄉賢不能缺席》《讓新鄉賢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等文章,引起關于“新鄉賢”問題的全國性大討論。2015年4月,在中宣部主辦光明日報承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中,以《鄉賢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為題進行演講。近年來,胡彬彬撰寫的相關調研報告,多次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被中央采用,為黨和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