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點擊數:1281 時間:2021-11-03 15:05 來源:合肥工業大學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10月27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焦鳳軍走進合肥工業大學,在“形勢與政策”課堂上與大學生對話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從剛入村時全村楊絮飄飄、家家閉門拒絕,到用真誠敲開村民大門,被艾滋病貧困戶當做親人;從村民對工作隊的不屑,到后來凡事都要請工作隊做見證人……面對138位工科專業大學生熱切的目光,焦鳳軍用質樸的話語講述了自己從安徽省司法廳來到宿州市蕭縣孫圩子鄉馬莊村,擔任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四年多的奮斗歷程。
在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的路上,焦鳳軍從基層黨組織建設抓起,編織起黨群間密切的聯系紐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拓了村公務人員的眼界、多方引入資金,提振了鄉村的經濟活力。村公務人員親民愛村,用心、盡心、真心為民辦實事,村民信公務人員、認公務人員、跟著公務人員前行,真正激發起當地群眾的內生動力,譜寫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力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的新篇章。焦鳳軍本人先后獲評“安徽省屬單位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徽省十大新聞人物”。
小發展小困難,大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更困難。面對鄉村振興事業的新使命新要求,焦鳳軍從創新發展的角度,通過辯證的分析,勉勵廣大青年大學生,面對新的挑戰要始終做到有理想、有志向,要在發展中發現問題,靠創新解決問題,通過前瞻系統的規劃、實實在在的行動,把鄉村振興事業融入人生的遠大理想,用不斷錘煉出的能力推動實際問題解決,用落地見效的實績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你不把村民當親人,村民就不把你當第一書記。”“老百姓的事就是共產黨員心中天大的事。”在焦鳳軍的講述中,同學們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的公務人員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執著追求。
報告結束后,同學們通過現場提問等形式,聚焦如何確立志向、如何堅持理想、如何面對得失、如何規劃人生、如何擔當責任等問題,與焦鳳軍進行了熱烈的現場交流。
為了深入推進學校黨委書記開局項目“‘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改革創優行動”,切實提升思政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系列專題報告、英模·大師進課堂等形式,開展了系列教學改革實踐活動,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政理論課獲得感。
此次鄉村振興專題思政課教學進一步提升了大學生對脫貧攻堅的認識,幫助他們找準自己在民族復興偉業中的的時代定位,引領青年學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力量的信心和決心。本次課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以及“三農”問題的認識大幅提升,100%的同學們希望繼續開展英模·大師進課堂等教學實踐活動。